Search


與寶貝們的聲光之旅
文/柯雅齡

為滿足學校多重障礙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與寶貝們的聲光之旅
文/柯雅齡

為滿足學校多重障礙的學生,學校最近特別設計了一間聲光教室,藉由不同的聲光刺激,以滿足孩子的多感官刺激,然而第一堂課,要帶著孩子進入這陌生的教室,對班上自閉症的孩子來說,更是一大挑戰。

在第一堂課程前,讓孩子在原教室內先熟悉光線的變化,例如:開關燈、玩手電筒的遊戲及不同聲音的刺激,等孩子能熟悉且接受班上不同的聲光變化之後,就帶著孩子往聲光教室出發。

雖然孩子已經能接受班上不同的聲音及光線變化,但那畢竟跟聲光教室是有天壤之別的,在進入聲光教室前,我讓孩子先坐在聲光教室外面,坐成一排,等待上一堂課的班級下課,一方便讓孩子學習靜下來等待下一堂課程的進行,另一方面也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,知道下一堂課是要進入聲光教室,再幾分鐘後就要開始上課。等上一堂課程的班級孩子離開之後,孩子也練習脫鞋子、將鞋子排好,依序進入教室內。

一進入這密閉式的環境中,孩子會感到相當的恐懼,這時我就將班上孩子平常最熟悉的兒歌放給孩子聽,一邊唱一邊拍手,做孩子平常熟悉的動作,讓孩子先適應聲光教室的環境。接下來我將這十次的聲光教室活動課程及需要注意的事項,逐一列出:

一、要讓孩子完全適應暗暗的教室,真的不太容易,又擔心孩子會因為在暗室中,心生恐懼,而不願學習。剛開始可以我先留門口的一盞燈,視孩子的反應決定關燈的時間。在幾次之後,在準備熄燈之前,先口頭告知孩子要關燈了,必要時也會直接帶著孩子去做關燈的動作。

二、配合錄音機,以兒歌哼唱觀察孩子個別的反應,孩子稍微適應之後,在遙控按鍵下,加入左右兩邊的敲鼓娃娃唱歌敲鼓,並在當中觀察孩子對於聲光的反應為何?例如:轉頭、眼神的變化….,這是提供多重障礙的孩子很好的學習刺激。

三、除了由我控制敲鼓娃娃的遙控按鍵,看孩子的反應外,我也嘗試著帶著讓孩子練習按操作敲鼓娃娃的按鈕,觀察孩子對光線及聲音反應。再讓孩子練習按不同聲音的按鈕,並看看孩子對聲音的反應為何?這除了單純的動作—外在反應的連結外,在當中也讓孩子做精細動作練習、及進一步對因果關係的了解。

四、聲控旋轉燈孩子也會很有興趣,是以外在聲音來控制燈光的旋轉,我先示範以拍手的聲音、唱歌的聲音,讓孩子去注意到旋轉燈的變化,再帶著所有的孩子在地板上跟著音樂做跳躍及踏腳的動作,也讓孩子輪流上台表演唱唱跳跳、盡情的舞動。

五、當使用星星燈時,我會讓孩子躺在地板上看轉動的星星,可一邊唱著小星星的歌曲,並讓孩子去指著星星,練習仿說星星。也會輪流請孩子起來抓星星,去拍抓牆上、地板上的星星,如果孩子對顏色稍有概念的話,可以玩聽指令拍顏色的動作,或是另外製作顏色卡,讓孩子跟著顏色卡的指示,作顏色配對練習。

六、將孩子圍成一圈,將水管燈繞在孩子身上,讓孩子看著身上一閃一閃的水管燈,再讓孩子雙手抓握著水管燈,跟著音樂做一上一下的動作。也可以將水管燈放在地上,讓孩子沿著水管燈前進的遊戲,在當中也訓練孩子的平衡感及專注力;再將水管燈變成是一列小火車,邀請孩子玩搭火車的遊戲,一邊唱著火車快飛,一邊跟著水管火車前進。

七、我們的孩子最喜歡「紅綠燈」,也帶著孩子的手去指紅綠燈,並讓孩子練習說「紅綠燈」,並適時的調整燈光的變化速度,作顏色配對遊戲。

八、在螢光燈的照射下,會很快發現那一家的衣服含有螢光劑喔!螢光燈照出來的感覺會很不同,尤其是白色的部分,除了視覺刺激外,還可以白色壁報紙製作成不同形狀紙張,例如:不同的幾何圖形、腳印…,讓孩子在老師的口頭指示在地板上跳躍。

九、太多的聲光刺激對孩子來說不見得適宜,且也無法達到教學效果,通常我會就需要再慢慢加入其他燈光的配合,基本上還是建議每一次以一種燈光活動為主。

十、一兩次之後孩子已經適應聲光教室的光線後,在加入簡單的課程活動,增加孩子的感官刺激,尤其是多重障礙的孩子,像是可以配合進行球上運動、觸覺刺激..。但不管是什麼樣的活動,我會相當注意孩子的情緒,不要只是在活動上的苛求,而造成孩子的另一種負擔才是。

這學期的聲光教室十堂課程,孩子從大聲哭鬧到孩子接受不同的聲光刺激,到喜歡不同的聲光遊戲,這是一再一再需要不段的課程調整及練習的。總是告訴自己每一個活動是為了增加孩子的學習經驗,不是要增加孩子無謂的情緒壓力的,也相信在面對不同的孩子、不同的反應,更會激勵我去思考不同的聲光遊戲,來協助孩子的學習。

(刊載於文山天使心第五期)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我喜歡在這兒寫著、聊著、分享著, 這些年,我與遲緩兒的互動經驗; 這些年,我與遲緩兒家庭的故事點滴。 小編:柯雅齡(yaya老師)
View all posts